在冶金行业的高温生产场景中,矿热炉料面的实时监测直接关系到工艺稳定性和安全性。传统传感器常因高温、粉尘和腐蚀性气体而失效,防爆传感器的科学选型成为保障生产安全的核心环节。
一、防爆等级必须匹配危险区域
矿热炉周边通常被划分为Zone 1或Zone 2爆炸性环境,需选用符合ATEX/IECEx标准的防爆传感器。建议选择Ex d(隔爆型)或Ex e(增安型)结构,防爆等级至少达到Ex IIB T4级别,确保在135℃表面温度下稳定工作。
二、高温耐受性是核心指标
料面温度常超过800℃,传感器需配备耐高温陶瓷探头或水冷保护套。优选采用红外测温技术的非接触式传感器,测温范围应覆盖300-1500℃,并具备自动温度补偿功能以应对炉内波动。
三、抗干扰与信号稳定性设计
冶金环境存在强电磁干扰,推荐选择4-20mA+HART协议输出的数字传感器,金属铠装电缆可有效屏蔽干扰。部分高端型号内置自诊断功能,能实时反馈探头积灰或镜头污染状态。
四、机械防护与安装优化
传感器应达到IP67防护等级,采用316L不锈钢外壳抵抗硫化物腐蚀。安装时需避开料口喷溅区域,倾斜30°角布置可减少积料,配合压缩空气吹扫装置可延长维护周期至6个月以上。
五、智能化集成趋势
新一代防爆传感器已支持工业物联网协议,通过无线传输实现料面三维建模。某钢厂案例显示,采用智能传感器后,炉况异常识别速度提升40%,每年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超200万元。
结语:冶金矿热炉的防爆传感器选型需综合考量防爆认证、温度极限、信号稳定性三大维度。建议优先选择具备冶金行业实绩的供应商,并定期开展传感器性能校验,构建全过程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