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热线:

400-809-1101

Sensor

传感器

当前位置: TEC传感器 > 传感器

伺服电机丝杆位移选哪种传感器反馈?​

发布时间:2025-07-19点击次数:

在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杆位移系统中,传感器反馈的选择直接影响位置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本文将针对不同应用场景,解析主流传感器方案的适配逻辑。

1. 增量式编码器的经济性与局限性


伺服电机丝杆位移选哪种传感器反馈?​(图1)


增量式编码器通过脉冲计数实现位置反馈,成本低且安装简便,适合短行程、中低速场景。但其存在累积误差问题,断电后需重新寻零,不适用于绝对位置要求严格的场合。

2. 绝对式编码器的精度优势

多圈绝对式编码器可直接输出轴角位置信息,分辨率可达23位,支持断电记忆功能。特别适合需要高重复定位精度(±0.01mm)的数控机床和半导体设备,但价格较增量式高30%-50%。

3. 光栅尺的全闭环解决方案

直线光栅尺直接测量工作台位移,消除丝杆反向间隙和热变形误差。在行程超过1米、要求定位精度±1μm的高端设备中优势明显,但需注意防尘防震措施。

4. 磁栅传感器的折中方案

磁栅尺兼具光栅尺的线性测量特性和较强环境适应性,性价比介于编码器与光栅尺之间。适用于食品机械、包装设备等存在油污、振动的工业场景。

5.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趋势

现代高端系统常采用"编码器+光栅尺"双反馈配置,通过前馈补偿算法兼顾动态响应与静态精度。这种方案在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已实现±0.005mm的轨迹精度。

选择时需综合评估:短行程(<300mm)优先选用编码器;长行程高精度选光栅尺;恶劣环境考虑磁栅;预算充足可采用混合反馈架构。实际案例显示,合理选型可使系统重复定位精度提升40%以上。

上一篇:电动缸伸缩位移用什么传感器测量?​

返回列表

下一篇:步进电机直线位移监测选啥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