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热线:

400-809-1101

Sensor

传感器

当前位置: TEC传感器 > 传感器

磁致伸缩传感器如何在强辐射核环境中保持精度?

发布时间:2025-09-04点击次数:

在核电站、核燃料处理厂等强辐射环境中,传统传感器往往因辐射损伤导致性能急剧下降。磁致伸缩传感器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原理和结构设计,在这种极端条件下展现出卓越的测量稳定性。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对辐射不敏感的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这类材料的磁致伸缩特性在受到高能粒子轰击时仍能保持高度稳定。


磁致伸缩传感器如何在强辐射核环境中保持精度?(图1)


通过多层复合屏蔽技术,传感器内部核心元件被有效保护。铅钨合金外壳结合硼聚乙烯内衬的设计,既能屏蔽γ射线和中子辐射,又不会对磁路系统造成干扰。这种针对性的防护结构使传感器在吸收剂量率达10^3 Gy/h的环境中仍能正常工作超过10000小时。

温度波动是影响精度的另一关键因素。核环境中温度可能瞬间变化数百摄氏度。传感器内置的温度补偿系统采用双通道反馈机制,通过实时比对参考元件和工作元件的输出差异,自动修正因热膨胀和磁特性变化引起的测量偏差,将温度误差控制在±0.05%FS以内。

信号处理环节采用辐射硬化集成电路,所有芯片均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抗辐射能力达到100krad(Si)以上。自适应滤波算法能够识别并剔除辐射引起的瞬时噪声,保证输出信号的纯净度。同时,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传感器在辐射环境下的性能退化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

定期校准策略通过远程标定系统实施,无需人员进入辐射区域。校准数据通过光纤传输,完全免疫电磁干扰。实践证明,采用这些技术的磁致伸缩传感器在核环境中连续运行18个月后,精度偏差仍小于0.1%,远超国际原子能机构规定的核级传感器标准。

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保障了核设施安全运行,更为深空探测、核医学等辐射环境下的精密测量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随着新材料和新算法的不断发展,磁致伸缩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极限还将持续突破。

上一篇:为什么磁致伸缩技术被称为非接触测量的终极方案?

返回列表

下一篇:磁致伸缩防爆位置传感器凭什么通过SIL3安全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