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化工、矿业等高风险行业中,隔爆传感器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特殊设计防止内部电火花引发外部爆炸性环境起火。那么,这类设备需要通过哪些权威认证才能投入使用?
国际主流防爆认证标准
ATEX(欧盟防爆指令)和IECEx(国际防爆体系)是两大核心认证体系。ATEX认证明确划分了设备类别(1/2/3区)和气体组别(IIA/IIB/IIC),要求传感器通过EN 60079系列测试。IECEx则提供全球互认的认证证书,尤其适用于出口设备。
中国强制性认证要求
GB 3836国家标准将隔爆型设备定义为"Ex d"类型,要求通过国家防爆电气质检中心的严格测试。煤矿用设备还需取得MA煤安认证,其标准GB 12476针对粉尘防爆有额外规定。
关键测试项目解析
认证过程中需通过包括外壳强度测试(1.5倍参考压力)、耐热试验(最高表面温度限制)、以及长达8小时的点燃试验等关键项目。制造商还需提供完整的防爆参数计算书,包括最大安全间隙等核心数据。
维护认证有效期的要点
获得认证后,企业需建立持续监督程序。任何材料变更(如密封件材质)或结构修改(如接线盒尺寸调整)都需重新评估。IECEx体系要求每3年进行复评,ATEX则需通过年度工厂审查。
通过了解这些认证标准,用户可准确评估供应商资质,而制造商则能针对性优化产品设计。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地区可能存在特殊要求,例如俄罗斯需额外取得EAC认证,北美市场则需符合UL 1203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