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冶金轧制生产中,辊缝的精确测量直接关系到板材厚度控制与产品质量。传统人工卡尺测量效率低且误差大,如何实现高精度动态检测成为行业痛点。
激光测距技术实现非接触测量
现代轧机普遍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通过发射-接收反射光的时间差计算辊缝值。德国SICK公司开发的LMS系列传感器分辨率可达0.01mm,耐受150℃高温环境,特别适用于热连轧生产线。安装时需注意避开冷却水雾干扰,建议倾斜15°角布置。
机械接触式测厚仪的创新应用
对于冷轧精密薄带生产,日本三菱重工研发的MDS-2000系统采用碳化钨测头,通过液压伺服机构保持恒定接触压力。实测数据显示,其重复定位精度优于±1μm,但需每8小时进行磨损补偿校准。
智能补偿算法提升测量可靠性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宝钢开发了辊缝动态补偿模型。该系统实时采集轧制力、温度等12项参数,通过BP神经网络预测辊系弹性变形量,使测量误差降低62%。2023年应用案例显示,某1450mm热轧线板厚波动从±50μm降至±18μm。
维护人员应重点关注传感器清洁度与标定周期,建议每周用无水乙醇清洁光学窗口,每季度进行全量程标定。某钢厂实践表明,规范的维护可使测量系统故障率下降7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