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冶金热处理工艺中,台车作为承载工件的核心部件,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热处理质量和设备寿命。如何科学测量台车性能?以下是关键操作指南。
温度均匀性检测
通过布置9点以上热电偶网格,空载状态下以额定温度运行2小时,各点温差应≤±5℃。重点监测台车与炉体密封处,避免热桥效应导致局部过热。
轨道水平度校准
使用0.02mm/m精度电子水平仪,沿轨道纵向每米测量1次。水平偏差超过3mm/m时需调整地基螺栓,防止台车跑偏加剧车轮磨损。
载重变形测试
装载1.2倍额定工件重量,用激光测距仪监测台车框架变形量。前后挠度差超过10mm需加固支撑梁,避免长期变形影响炉膛密封性。
车轮组动态检测
采用振动分析仪测量运行时轴承振动值,正常工况下应<4.5mm/s。同步检查轮缘磨损情况,单边磨损量达5mm时必须更换车轮总成。
密封系统气密试验
用发烟装置检测台车与炉门接触面,烟气泄漏量超过5m³/h需更换陶瓷纤维密封条。建议每500炉次进行一次系统性检测维护。
通过上述标准化测量流程,可确保台车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将热处理能耗降低15%以上,同时延长设备大修周期至3-5年。企业应建立数字化监测档案,实现预测性维护管理。